黄帝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根据《二十五史新篇》记载,黄帝确有其人,他是古华夏部落联盟的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黄帝在位时,国势强盛,中华文明在这一时期得到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出现了许多发明和创作,如文字、音乐、历数、宫室、车船、衣裳和指南车等。黄帝谢世后,人们为了拜祭黄帝却无墓可寻,之后关于黄帝陵地说法各异,难有定论。根据《史记·五帝本纪第一》曰:“黄帝崩,葬桥山。”《汉书·地理志》载:“上郡,秦置。县二十三……阳周:桥山在南,有黄帝冢。莽曰上陵畤。” 为解开黄帝葬地疑案,很多专家学者抓住“阳周”、“桥山”、“黄帝冢”这几个关键词,通过查阅历史典籍和文献,最后推断汉阳周县即隋罗川县、唐真宁县、清正宁县;桥山就是今子午岭,又名子午山。至此我们确信“黄帝崩,葬桥山。”桥山即正宁县子午岭西麓桥山,而黄帝就葬于此处。在这之后涌现出了许多关于黄帝冢在正宁的历史资料和文章现摘录几篇,以飨读者。
黄帝冢原址考——黄帝冢“在宁州罗川县东八十里子午山”
张耀民(庆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授)
《史记·五帝本纪第一》曰:“黄帝崩,葬桥山。”《史记·孝武帝本纪第十二》曰:“其来年冬,上议曰:古者先振泽旅,然后封禅,乃遂北巡朔方,勒兵十余万。还,祭黄帝冢桥山,泽兵须如。上曰:吾闻黄帝不死,今有冢,何也?或对曰:黄帝已仙上天,群臣葬其衣冠。”《列仙传》云:“轩辕自择亡日与群臣辞,还葬桥山。山崩,棺空,唯有剑舄在棺焉。”
对于黄帝冢究竟在何地,历来似无异议。现笔者以史料为线索,简述如下看法,供史家指正。
《尔雅》云:“山锐而高曰桥也。”可见“桥山”取山锐而高之义,绝非“沮水穿山而过,山乃如桥”。对《史记》“黄帝崩,葬桥山”,刘宋裴骃的《史记集解》注云:《皇览》曰“黄帝冢在上郡桥山”;唐司马贞的《史记索隐》云:《地理志》云:“桥山在上郡阳周县,山有黄帝冢也”;唐张守节的《史记正义》云:《括地志》云,黄帝陵在“宁州罗川县东八十里子午山”。《地理志》云:“上郡阳周县桥山南有黄帝冢。”针对上列记载,《元和郡县图志》云:“子午山一曰桥山。”《明史》地理志也云:“桥山,即子午岭。”《读史方舆纪要》五十七卷载:“桥山,亦曰子午山,亦曰子午岭,宁州东百里,即子午岭之别阜,岭北即真宁,汉书志所云:桥山在阳周南也。”又云:“真宁县、宁州东百里,西北至府城(庆阳府)二百里,汉上郡阳周地。隋改为罗川县,属宁州;唐天宝初,获玉真人像于此,因改为真宁。”《正宁县志》云:“清乾隆初(编者注:应为清雍正初),因避世宗胤禛讳,更名正宁县。”可见,黄帝冢所在的桥山,汉武帝“还祭黄帝冢桥山”的桥山,即今之“锐而高”并雄踞庆阳地区正宁、宁县、合水东部和华池县西部之南北长约300公里的子午岭;即今之子午岭南部(古云:阳周县桥山南)的正宁县境内。这是无可置疑的。此其一。
据《史记》记载:子午岭上有“正南北相直”的秦直道。《读史方舆纪要》云:“雕岭,真宁县东五十里,绵延高耸,亦即子午山别阜矣,上有秦时驰道,今有雕岭巡司,在县东百里。”《庆阳府志》亦云:“秦直道在罗川县东九十里。”《元和郡县图志》云:“在襄乐县(今宁县襄乐镇)东八十里子午山,始皇自九原抵云阳,即此道也。县志在雕岭上,俗名圣人道,秦以天子为圣故名。”经1989年考察证实,此道在子午岭分水岭上,由南向北行进,经庆阳地区内达290公里,至今遗址尚在。“应该说,主峰上早就存在着一条小道,直道是在原有基础上修建的”(详见《甘肃社会科学》1991年3期《甘肃庆阳地区秦直道考察报告》一文)。秦直道遗址证实,黄帝“西至于空桐,登鸡头”,秦始皇“巡陇西、北地(今宁县),出鸡头,过回中”以及汉武帝“北巡朔方”等,皆经此道。汉武帝绝不会拐道二百里(《中部县志》云:“子午岭在县西二百里”)而去“还祭黄帝冢桥山”的。秦直道遗址更证实:《括地志》云“黄帝陵在宁州罗川县东八十里子午山”,《地理志》云“上郡阳周桥山南有黄帝冢”以及《庆阳府志》云“秦直道在罗川县东九十里”等记载是完全属实的。秦直道遗址证实了黄帝冢确实在罗川县东八十里与罗川县东九十里秦直道西侧,也绝不会在子午岭主峰东侧,距秦直道约二百里之“桥山东麓”,这也是无可置疑的。此其二。
总而言之,阳周桥山南,秦直道西侧,宁州罗川县东八十里子午山,即黄帝冢之所在。笔者认为,今庆阳地区正宁县东部五顷塬一带,具备黄帝冢所在的条件,理由如下:
①其地在“罗川县(今正宁县罗川乡北)东八十里子午山,与子午岭秦直道西侧约十里之间。
②其地东北高而西南低,介于四郎河与支当河上游之间,虽经千年水土流失,仍不失为该地区“大而高”的塬面之一;其地东为子午岭主峰,以雕岭关(或曰调令关)为子午岭最高峰,海拔1775米。
③相传黄帝乘龙仙游,至今其地与龙有关的地名尚有龙咀子、龙头、龙凸村、龙湫等等。在五顷塬北,还有一地名乔家塬,据《万姓统谱》称“黄帝葬桥山,子孙守冢,因为氏”;《通志·氏族略》云“乔氏即桥氏也。后周文帝为相,命桥氏去木,义取高远”。现此地与“桥”有关的地名尚有柴桥、南桥等。
④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在此地湫头滩,历代帝王祈雨之处,立“显圣庙碑”一通。碑文不仅记述了此地之“灵气”与“天帝”之阴德,还说“自唐三百年间,或京师悯雨,或甸服告灾,则必命王人乘驿骑,持锦伞、洁净瓶,挹其灵液归于内殿。天子乃洁诚精祷,为民请福”。因屡经“灵验”,所以,唐僖宗乾符三年(876年)“始封应圣侯”,唐昭宗光化二年(900年)“进封普济王”,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又“改封显圣王”,并重修庙貌,立碑,从而“使苍生受福,夐同轩昊之年;鸿祚无疆,远过商周之代”(碑文见《甘肃通志稿》)。又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在今正宁县罗川乡城西门外,立“大宋宁州承天观之碑”一通(现存正宁县博物馆),碑文在记述了“轩辕师广成于前,夏禹尊子高于后”等祈仙问道及唐玄宗幻梦与在此处获得石像27躯的故事,并建“宁州真宁县承天观”等胜迹后,指出“兹县据罗川之上游,实彭原(即宁州)之属邑,气象葱蔚,原隰隐辚,人敦忠义之风,俗勤稼穑之事,轩丘在望,乃有熊得道之乡,豳土划疆,本公刘积德之地”等等。其“豳土划疆,本公刘积德之地”是确有其事,而“轩丘在望,乃有熊得道之乡”,想来不会是“专事修饰”之辞吧!这正与《括地志》指出的“黄帝陵在宁州罗川县东八十里子午山”是相符合的。
⑤明代以来,正宁人景清、庆阳人李梦阳以及强晟等人,都有与“桥山”或“黄帝冢”有关的诗作传世,如景清《题真宁县境》诗中就有“桥山唯有灵湫在,历代穹碑焕典章”;强晟的《桥山》诗中更有“轩辕何事厌尘寰,自昔乘龙去未还”及“争知仙驾游何处,犹说衣冠葬此山”等诗句。说明北宋以前这一带是有过诸如冢、庙、祠或“穹碑”存在的。自北宋末以至南宋、金、元,正如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四年(1371年)派员在陕西中部县(今黄陵县)“奠祀修陵”并“敢昭告于黄帝轩辕氏”的文中所说:“当有元失驭,天下纷纭”,乃“群雄大乱之秋”而已,故到明代,正宁县五顷塬一带,只“唯有灵湫在”了。此其三。
据1982年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名胜古迹概览》称,“轩辕庙在陕西黄陵县城北桥山东麓。相传始建于汉代,原在桥山西麓,宋代迁建于此”,此处的“桥山西麓”,是指何地?宋代为何迁建?其实细读一下《明史》与明太祖建祀黄帝陵碑文,便知端倪。《明史·本纪第二》曰:“洪武三年,庚午,遣使祭历代帝王陵寝,并加修葺。”《明史·志第二十六》载:“洪武三年,遣使访先代陵寝,仍命各行省具图以进,凡七十有九。礼官考其功德昭著者,曰伏羲、神农、黄帝、少昊……凡三十有六。各制衮冕,函香币,遣秘书监丞陶谊等往修祀礼,亲制祝文遣之。每陵以白金二十五两具祭物。陵寝发者掩之,坏者完之,庙敝者葺之,无庙者设坛以祭。仍令有司禁樵采。岁时祭祀,牲用太牢。四年,礼部定议,合祀帝王三十五。在河南者十;陈祀伏羲……在陕西者十五;中部祀黄帝。咸阳祀周文王……。岁祭用仲春、仲秋朔。于是遣使诣各陵致祭。陵置一碑,刊祭期及牲帛之数,俾所在有司守之。”“六年,帝以五帝、三王及汉、唐、宋创业之君,俱宜于京师立庙致祭,遂建历代帝王庙于钦天山之阳。”所以,洪武四年(辛亥,1371年)明太祖“遣中书管勾甘,敢昭告于黄帝轩辕氏”的碑文曰:“朕兴百神之祀,考君陵墓于此,然相去年岁极远;观经典所载,虽切慕于心,奈禀生之愚,时有古今,民俗亦异。仰惟神圣,万世所法,特遣官奠祀修陵,圣灵不昧,其鉴纳焉!尚飨!”(见《陕西通志·艺文十一》,现石碑存黄陵轩辕庙)这大概是今黄帝桥陵奠祀修陵之初,官家承认之始吧!此其四。
诚然,今之“古轩辕黄帝桥陵”碑,系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陕西巡抚毕沅立,1944年改中部县为黄陵县(见1979年版《辞海》)。黄帝祠、庙在河北、河南、山西、北京等地都曾有过,有的至今尚存。都据“黄帝崩,葬桥山”。但均未见力证。唯黄帝冢“在宁州罗川县东八十里子午山”,有根有据,特为之论。笔者亦非常崇敬传说中的中原各民族的共同祖先轩辕黄帝,也高度评价我中华民族尊祖的感情。无论在何时何地建祀轩辕黄帝祠、庙,都是崇高的,无可非议的,“祭如在”嘛。但轩辕黄帝冢究竟原在何处,弄清楚,还历史本来面目,也不是没有必要的。特撰此文,以正视听。
——选自《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5期,转见《庆阳地区志·附录》或《庆阳古代史论》
从正史对黄陵县、正宁县的记载中
看黄帝冢在正宁县的必然性
正宁县地方史志办公室 王立明
现存最早记载黄帝陵的史书为成书于西汉武帝时期(前140年—前88年)的《史记》。《史记·五帝本纪第一》曰:“黄帝崩,葬桥山。”《史记·孝武帝本纪第十二》曰:“其来年冬,上议曰:古者先振泽旅,然后封禅,乃遂北巡朔方,勒兵十余万。还祭黄帝冢桥山,泽兵须如。上曰:吾闻黄帝不死,今有冢,何也?或对曰:黄帝已仙上天,群臣葬其衣冠。”
据1995年7月出版的《黄陵县志·地理志·建置》载:黄陵县,西汉始设翟(狄)道县。王莽新朝时,翟道县更名为涣县。东汉初,恢复翟道县。东晋时,设中部县。北魏时,设中部县、狄道县。隋时,改中部县为内部县。唐时,恢复中部县。五代、宋、金、元、明、清时,仍设中部县。民国33年(1944年),更名为黄陵县。
据清乾隆《正宁县志·地理志·沿革》载:正宁县,西汉始设阳周县。王莽新朝时,阳周县更名为上陵畤。隋开皇中改为罗川县。唐天宝初更为真宁县。清代改为正宁县。
黄帝陵究竟在哪里呢?我们究尽正史所载,按照比较学的原则,一步步上溯进行考察。
一、历史典籍对黄陵县的记载
东汉班固所纂《汉书·地理志第八上》在“左冯翊”条目下载:“翟道,莽曰涣。池阳,惠帝四年置。截辟山在北。”
北齐魏收纂《魏书·地形志二下第七》在“北华州中部郡”条目下载:“领县四,户八千九百二十四。中部,姚兴置,魏因之。石保,有回女山。狄道,有狄兔城、浅石山。长城,有五郊城。”
唐魏征等纂《隋书·地理志第二十四》在“上郡”条目下载:“统县五,户五万三千四百八十九。洛交,开皇三年置。大业三年置上郡。内部,旧置敷州及内部郡。开皇三年郡废,大业初州废。三川,旧名长城,西魏改焉。又有利仁县,寻废入焉。鄜城,后魏曰敷城,大业初改焉。洛川,有鄜水。”
李吉甫纂、于唐宪宗元和八年(813年)成书的《元和郡县图志·关内道三》载:“中部县,上。本汉翟道县地,属左冯翊。魏、晋戎翟所居。后秦姚兴于今县南置中部县。后魏文帝移入杏城,后周改为内郡,属鄜州。武德二年置坊州,改为中部。”
宋欧阳修、宋祁纂《新唐书·地理志第二十七》在“坊州中部郡”条目下载:“中部,上。本内部,武德二年更名。周天和中,元皇帝为敷州刺史,置马坊,高祖因以州名。有铁。州郭无水,东北七里有上善泉,开城二年,刺史崔骈复增修之,民获其利。后思之,为立祠。”
北宋王存、曾肇、李德刍纂,元丰三年(1080年)成书的《元丰九域志·陕西路·坊州》载:“紧,中部。六乡。有桥山、石堂山、洛水、蒲水。”
元托克托纂《宋史· 地理志第四十》载:“坊州,上,中部郡,军事。崇宁户一万三千四百八,口四万一百九十一。贡弓弦麻、席。县二:中部,紧。宜君,中。”
明宋濂等纂《元史· 地理三》载:“鄜州,下。……元至元六年,废坊州,以中部、宜君二县来属。领三县。洛川,下。中部,下。宜君,下。”
清张廷玉等纂《明史·志第十八》载:“鄜州,领县三。中部,州南。北有桥山,亦曰子午岭,沮水出焉。西北有谷河及子午水,俱入于沮水。又东北有洛水。……”
清顾祖禹纂《读史方舆纪要·卷五十七》载:“中部县,州南百四十里。西至邠州三百二十里,东南至同州二百七十里。汉左冯翊翟道县地,姚秦置中部县,后魏置中部郡于此。隋初改为内部郡,开皇三年郡废,改县为内部县,属敷州。唐武德二年置坊州,治中部县。志云:后周天和七年唐世祖作牧鄜州,于州界内置马坊,武德二年因置坊州于此,复改为中部县,天宝初改为中部郡,乾元初复故。又鄜坊节度初治此。宋亦曰坊州,金因之。元废州,以县属鄜州。今城周四里。编户二十四里。
桥山,在县治北。亦曰子午山,亦曰子午岭,自庆阳府境绵亘于延安西境,其南麓跨于县境。《志》云:沮水至县北穿山而过,因以桥名。相传黄帝葬衣冠于此。汉武巡行朔方,还祭黄帝于桥山,王莽更名上陵畤也。详见前名山。”
二、历史典籍对正宁县的记载
东汉班固所纂《汉书·地理志》载:“上郡,秦置。县二十三:……阳周:桥山在南,有黄帝冢。莽曰上陵畤。……”
由唐太宗李世民第四子李泰于唐贞观十二年(638年)纂、于唐贞观十六年(642年)成书的《括地志》卷一载:“宁州罗川县在州东南七十里,汉阳周县(《史记·项羽本纪》‘竟斩阳周’,《史记正义》引)。黄帝陵在宁州罗川县东八十里子午山。《地理志》云:‘上郡阳周县桥山南有黄帝冢(《史记·五帝本纪》‘葬桥山’,《史记正义》引)。’”
唐魏征、于志宁(罗川县人)等纂《隋书·地理志第二十四》载:“北地郡,统县六:……罗川:旧曰阳周,开皇中改焉。又西魏置显州,后周废。有桥山。……”
李吉甫纂、于唐宪宗元和八年(813年)成书的《元和郡县图志·关内道三》载:“宁州,彭原。望。开元户三万二百二十六。乡七十二。元和户一千一百七。贡、赋:开元贡:龙须席。赋:麻、布。……管县六:定安、真宁、襄乐、彭原、定平、丰义。
真宁县,紧。西北至州七十里。本汉阳周县,地属上郡。《汉书》陈余与章邯书曰:‘蒙恬为秦将,北逐戎人,开榆中地数千里,竟斩阳周。’谓此县也。后魏置泥阳、惠涉二护军,孝文帝太和十一年复置阳周县。隋开皇十八年改为罗川,因县南罗水为名,属宁州。皇朝因之,天宝元年改为真宁县。子午山,亦曰桥山,在县东八十里,黄帝陵在山上,即群臣葬衣冠之处。《史记》曰汉武帝北巡朔方,还祭黄帝冢于桥山,曰:‘吾闻黄帝不死,今有冢,何也?’或对曰:‘黄帝已上仙,群臣葬其衣冠,故有冢。’”
为《史记》作注者,著名通行的为3家。南北朝宋代裴骃《史记集解》注云:《皇览》曰“黄帝冢在上郡桥山”;唐代司马贞《史记索隐》云:《地理志》云:“桥山在上郡阳周县,山有黄帝冢也。”唐代张守节《史记正义》云:《括地志》云,黄帝陵在“宁州罗川县东八十里子午山”。
北齐魏收纂《魏书·地形志二下第七》在“赵兴郡”条目下载:“领县五:阳周:前汉属上郡,后汉、晋罢,后复属;有桥山、黄帝冢、泥阳城、高平城、秋水。独乐,前汉属上郡,后汉、晋罢,后复属。定安,真君二年置。赵安,真君二年置。高望,真君二年置。有高望山。”
宋欧阳修、宋祁纂《新唐书·地理志第二十七》载:“宁州彭原郡,望。本北地郡,天宝元年更名。土贡:五色覆鞍毡、龙须席、芫青、亭长、庵闾、假苏。户三万七千一百二十一,口二十二万四千八百三十七。县五:定安、真宁、襄乐、彭原、定平。真宁,紧。本罗川。有要册湫。天宝元年获玉真人像二十七,因更名。”
《元丰九域志·永兴军路》载:“望,宁州,彭原郡,军事。治定安县。户:主三万三千二百六十八,客四千一百六。土贡:荆芥、庵闾各一十斤,席一十领,砚一十枚。县四:定安、定平、襄乐、真宁。
上,真宁。州东南七十里。三乡。山河、显圣二镇。有子午山、罗川水、要册湫。”
元托克托纂《宋史· 地理志第四十》 载:“宁州,望,彭原郡,兴宁军节度。本军事州,宣和元年赐军额。崇宁户三万七千五百五十八,口一十二万二千四十一。贡:庵闾、荆芥、砚、席。县三:定安、襄乐、真宁。真宁,下。”
明宋濂等纂《元史· 地理三》载:“宁州,下。……元至元七年,并襄乐、安定、定平入州。领县一。真宁,下。”
清张廷玉等纂《明史·志第十八》载:“庆阳府,领州一,县四。……真宁,府东南。元属宁州。万历二十九年改属府。西有马莲河。南有大陵、小陵诸水,即九陵川之上源也。东有雕山岭巡检司。”
清顾祖禹纂《读史方舆纪要·卷五十七》载:“真宁县,州东百里。西北至府城二百里。汉上郡阳周县地,后魏置宜阳、护涉二护军,后为阳周县,隋改为罗川县,属宁州。唐天宝初获玉真人像于此,因改为真宁。今县城周二里有奇。编户二十一里。县今属府。
阳周城,县北三十五里。本秦县,属上郡。始皇死,胡亥矫诏赐蒙恬死。恬不肯死,使者以属吏,系之阳周。《史记》:陈余与章邯书曰:‘蒙恬为秦将,北逐匈奴,开榆中地数千里,竟斩阳周。’是也。汉亦为阳周县,后汉废。后魏复置阳周县,太平真君二年治赵兴郡治焉。西魏又置显州于此,后周州郡俱废。隋开皇中并入罗川县。《唐史》:‘会昌以后,回鹘败散,乾符二年其余众始还至罗川,遣使贡献。’此罗川盖塞外回鹘旧地,胡氏以为即阳周,误也。
泥源城,在县东北。《汉志》《注》:‘泥阳,有泥水,出郁郅北蛮中。’城盖近泥水上流而名也。魏收曰‘阳周有泥阳城’,即此也。晋太元十二年姚苌攻苻师奴于敷陆,军于泥源是也。敷陆,见鄜州洛川县。
抚琴山,在县治南。山畔有洞,风来作声,仿佛若琴韵,因名。又县东二十里有罗山,《寰宇记》:‘罗川水出罗山下,隋以此名县。’其西南为旧宁阳城,有大陵、小陵二水,至城南合流。《诗》‘夹其皇涧’,注云:‘即陵水矣。’
雕岭,县东五十里。绵延高耸,亦即子午岭之别阜矣。上有秦时弛道。今有雕岭巡司。在县东百里。
马莲河,在县西。自合水县流入,下流会于九龙川。又县南有大陵、小陵二水,即九龙川之上源矣。《通志》:‘县南十里有真宁河,源出横岭,西流入宁州界。’
于庄沟。在县东二十里。其水南流入邠州淳化县会于清水。又要册湫,在县东六十里桥山之尾。周围九亩,上有龙祠。”
《读史方舆纪要·卷五十二》载:“桥山即子午山,亦曰子午岭,在庆阳府合水县东五十里。山绵亘深远,其在延安府保安县东六十里者亦曰艾蒿岭,以岭多艾蒿也。又葭州南六十里有艾蒿坪,亦为桥山东麓。其在鄜州中部县治北者则曰桥山,以沮水穿山而过山若桥然也。相传黄帝葬衣冠于此。《史记》:‘黄帝葬桥山。汉元封初北巡朔方,还祭黄帝冢于桥山,释兵须如。’须,一作‘凉’。《地志》以为山南地名。即此。……《寰宇记》:‘桥山南连耀州,北抵盐州,东接延州,绵亘八百余里。’盖邠、宁、环、庆、绥、鄜、坊诸郡邑,皆在桥山之麓,宋人所称横山之险,亦即桥山北垂矣。又沮水出桥山,合于洛水,东西群川皆会流于山下,俗亦谓其地为川东、川西。”
三、总括得出的结论
综上典籍所述,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阳周”县名的归属是有关黄帝陵归属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链条。
黄陵县从正史记载上,从来就没有称过“阳周”,只有成书于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的《中部县志》称:“秦置上郡阳周,即翟道县。”这根本与史无据,纯系穿凿之说。显然是熟读史书后,觉得争黄帝陵,“阳周”是绕不过去的一道坎,心里有些发虚,故人为地编造本来就没有、但确实应该有的这样一个谎言。
而正宁县确凿地在《汉书》、《括地志》、《隋书》、《魏书》、《读史方舆纪要》的记载中,一脉相承地称为罗川“旧曰阳周”。
2.“上陵畤”县名的归属也是有关黄帝陵归属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链条。
西汉末,王莽篡位,托古改革,新政迭出,更改县名即属其一。《汉书·地理志》明确指出阳周县(今正宁县)改名“上陵畤”,翟道县(今黄陵县)更名为“涣县”。“畤”者,古代祭天地和五帝的祭坛。颜师古注《汉书·郊祀志》曰:“名其祭处曰畤也。”这也同时明白不过地说明:正宁县在西汉末新莽朝时,就是祭黄帝(含祭天地和青、赤、白、黑四帝)的处所。
3.清顾祖禹在所纂《读史方舆纪要》中留下矛盾。《读史方舆纪要》既承认阳周县是真宁县(今正宁县)的历史称谓,又在“中部县桥山”中含糊地说:“桥山,在(中部)县治北。亦曰子午山,亦曰子午岭,自庆阳府境绵亘于延安西境,其南麓跨于县境。《志》云:沮水至县北穿山而过,因以桥名。相传黄帝葬衣冠于此。汉武巡行朔方,还祭黄帝于桥山,王莽更名上陵畤也。详见前名山。”对于这个问题,一则,此说法与汉代人记汉代史的《汉书·地理志》的记载有悖,不足征引;二则,这显然是受明太祖朱元璋误定黄帝陵于中部县的影响所致;三则,这还只是一个孤证。
千古黄帝冢
曹焕荣(县人)
在正宁县五顷塬与二顷塬结合的斜坡弯道岘子处,有一座高大的古冢。古冢高60米,三面临谷,冢西半部现修水平梯田18阶,上植核桃树近千棵。冢顶部原呈长方覆斗形,现为椭圆形。南北长约70米,东西宽约30米,面积1500平方米~1800平方米。从土层成形看,动土层至少在40米以上。当地老人说,这是上辈传下来的“仙人坟”。原先古坟上长满又高又密的松树,都说有神灵,没人敢动。经考证,松树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砍掉的,梯田、核桃树是1958年五顷塬林场修筑、种植的。这就是闻名遐迩的黄帝陵,史称“黄帝冢”。
《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云:“黄帝陵在宁州罗川县东八十里子午山。”现存正宁县博物馆的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所立的《大宋宁州承天观之碑》载:“兹县(隋罗川县,今正宁县)据罗川之上游,实彭原(即宁州)之属邑,气象葱蔚,原隰隐辚,人敦忠义之风,俗勤稼穑之事。轩丘在望,乃有熊得道之乡;豳土划疆,本公刘积德之地。……轩辕师广成于前,夏禹尊子高于后。”这里所说的“轩丘”即罗水上游之桥山,因古有娇(桥)氏而得名。子午山亦称子午岭,即《史记·五帝本纪》所说“黄帝崩,葬桥山”的桥山。《史记·孝武本纪》说:“上曰:‘吾闻黄帝不死,何也?’或对曰:‘黄帝已仙上天,群臣葬其衣冠。’”《列仙传》云:“轩辕自择亡日与群臣辞,还葬桥山。山崩,棺空唯有剑舄在棺焉。”“舄”,本义为以木置履下,干腊不畏泥湿,引申为鞋的通称。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庆阳知府赵本植修纂的《庆阳府志》载:“黄帝陵在罗川县城东子午山旁。”民国14年(1925年),正宁县知事苏绍泉修纂的《正宁县志》记述得更清楚:“黄帝陵在县东南湫头镇东北西头村之桥山,当谷一峰耸起,草木葱蔚,上有荒冢,旁立一碑,镌字:黄帝葬衣冠处。”此黄帝冢,正是汉武帝北巡朔方,勒兵十余万,还祭黄帝冢于桥山的地方。
黄帝冢所在地的五顷塬和二顷塬实系“五姓原”和“二姓原”的转音。五顷塬原来只有五户人家,且是五个姓氏;二顷塬只有两户人,是两个姓氏。二姓或五姓,是陵户人数,可能是黄帝陵的守陵人。历代对守陵户都有定制。《万姓统谱》称:“黄帝葬桥山,子孙守冢,因为氏。”这里的居民可能就是世代默默无闻的黄帝冢的守护人。
为什么叫“黄帝冢”,而不称之为“黄帝陵”呢?“冢”是隆起的坟墓。郑玄注《周礼·春官·序官》“冢人”为:“冢,封土为丘垅,象冢而为之。”《水经注》说:“秦名天子冢曰山,汉曰陵。”在秦代以前,人们称黄帝的墓地为冢。黄帝姓姬,号轩辕氏、有熊氏,为少典之子。相传炎帝袭扰各部落,黄帝得到众部落的拥戴,在阪泉(今河北涿鹿东南)打败炎帝。后蚩尤作乱,他又率领各部落在涿鹿(今属河北)击杀蚩尤。传说他有很多发明创造,如养蚕、舟车、文字、音律、医学、算数等。现存《内经》一书,即系托名黄帝与岐伯、雷公等讨论医学的著作,故又称《黄帝内经》。孙中山先生曾赋诗赞曰:“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相传黄帝死后“乘龙上天”,飞向另一个世界去了。因此明代以来的景清、李梦阳、强晟等曾题诗说,“桥山唯有灵湫在,万代穹碑焕典章”,“轩辕何事厌尘寰,自昔乘龙去未还”“争知仙驾游何处,犹说衣冠葬此山”。2004年,庆阳市人民政府批准正宁“黄帝冢”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如今,庆阳市、正宁县的旅游部门已将黄帝冢列为旅游开发项目之一。
——选自王立明主编、2005年9月甘肃文化出版社出版的《正宁史话》
历代祭祀黄帝活动考略
正宁县地方史志办公室 王立明
黄帝世称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在中国历史上,历代统治者均把祭拜黄帝看作国之大事,除了追根报本、宣示正统、动员团结、巩固政权外,尚有祈福纳祥之意。
一、上古及夏商周时期的祭祀
传说黄帝去世后,当时的人们就设立神庙、祭坛,用各种精美的器物祭祀黄帝。《绎史》卷五引《古本竹书纪年》及《博物志》说:“黄帝崩,其臣左彻取衣冠几杖而庙祀之。”《古本竹书纪年·五帝》载:“黄帝既仙去,其臣左彻者,削木为黄帝像,帅诸侯朝奉之。”这是历史上最早的祭祀黄帝。
黄帝王朝之后是少昊、颛顼、帝喾之时,不见史书记载祀黄帝,但是从后汉王充《论衡·奇怪》说“五帝、三王皆祖黄帝”、班固《白虎通义·崩薨》说“礼始于黄帝,至尧舜而备”和春秋左丘明《国语·鲁语上》说“凡禘、郊、祖、宗、报,此五者,国之典祀也”及韦昭注曰“祭昊天于圆丘曰禘,祭五帝于明堂曰祖、宗”等可知,黄帝之后,少昊、颛顼、帝喾等已经祭祀黄帝。
最早记述帝舜至夏、商、周三代祭祀黄帝的史书是春秋左丘明的《国语·鲁语上》,该书记述鲁大夫展禽的话说:“夫圣王之制祭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非是族也,不在祀典。……黄帝能成命百物,以明民共财,颛顼能修之。……故有虞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尧而宗舜;夏后氏谛黄帝而祖颛顼,郊鲧而宗禹;商人禘舜而祖契,郊冥而宗汤;周人谛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幕,能帅颛顼者也,有虞氏报焉……凡谛、郊、宗、祖、报,此五者国之典祀也。”对此,韦昭注说:“此上四者(即禘、郊、祖、宗),谓祭天以配食也。祭昊天于圆丘曰禘,祭五帝于明堂曰祖、宗,祭上帝于南郊曰郊。有虞氏出自黄帝,颛顼之后,故禘黄帝而颛顼,舜受禅于尧,故郊尧。”又注曰:“虞、夏俱黄帝、颛顼之后,故禘祖之礼同。”据以上展禽之言、韦昭之注可知,在舜之后至三代已祀黄帝。其祭祀黄帝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功德盖世,有以死勤事者,有以劳定国者,有能御大灾者,有能捍大患者。二是这些功德盖世之人,一般都是自己的祖先,即“非是族也,不在祀典”。
对于五帝、三代祭祀黄帝,西汉礼学家戴德《礼记·祭法》中说:“有虞氏禘黄帝而郊喾,祖颛顼而宗尧。夏后氏亦禘黄帝而郊鲧,祖颛顼而宗禹。殷人禘喾而郊冥,祖契则宗汤。周人禘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此记述与前《国语》所说,文字稍有变化,但祭祀系统则完全一致。这些祭祀都是国典,即由国家中央政府举行祭祀,形式有禘,即于郊外设圆坛祭;有郊,即于南郊设坛祭;有祖、宗,即于明堂祭。周代祭五帝,其中有黄帝。《周礼·春官·小宗伯》记述:“兆五帝于四郊。”郑玄注曰:“兆为坛之营域。五帝,苍曰灵威仰,太昊食焉;赤曰赤熛怒,炎帝食焉;黄曰含枢纽,黄帝食焉;白曰白招拒,少昊食焉;黑曰汁光纪,颛顼食焉。黄帝亦于南郊。”由此可见,黄帝在周代是作为五帝之一进行郊祭的。
《史记·封禅书》载,东周初年,秦始列为诸侯,秦襄公曾祭祀黄帝子少昊,说:“秦襄公既侯,居西垂,自以为主少皞之神,作西畤,祠白帝。”其地在今甘肃天水市境。后秦文公亦祭少昊,宣帝则作密畤于渭南祭青帝。据《史记·封禅书》,畤为古代祭天地、五帝的固定场所,秦设有密畤、上畤、下畤、畦畤,汉设有北畤。秦灵公时,祭黄帝于上畤。《史记·封禅书》载周威烈王四年(前422年), “秦灵公作吴阳上畤,祭黄帝;作下畤,祭炎帝。”吴阳,地名,在陕西雍城附近。于此,后汉班固《汉书·郊祀志》亦载:“自秦宣公作密畤后二百五十年,而秦灵公于吴阳作上畤,祭黄帝;作下畤,祭炎帝。”秦献公时设四畤于雍城附近,曰鄜畤,吴阳上畤、下畤和密畤,称之为“雍四畤”,祭祀黄帝、炎帝、少昊、伏羲等。
战国时,齐桓公为陈胡公满后裔,代姜氏为齐王,其时铸“陈侯因敦(铭)”,镌有“其惟因扬,皇考邵缍高祖黄帝”,即齐桓公称黄帝为高祖进行祭祀。
二、秦汉时期的祭祀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仍于四畤祭祀黄帝。秦末,刘邦起事于沛县(今江苏沛县),曾祭祀黄帝、蚩尤,《史记·高祖本记》说:“于是刘季数让,众莫敢为,乃立季为沛公。祠黄帝,祭蚩尤于沛庭。”刘邦入关后,以天有五帝增立黑帝祠,命曰北畤,与原秦“雍四畤”合称“雍五畤”。
刘邦即帝位,承秦制行祭“雍五畤之祀”。之后,汉文帝又于渭阳作五帝庙、五帝坛。汉武帝于都长安东南郊作太一坛,祭祀天皇大帝,于坛旁建黄帝祠。汉武帝仿古天子礼行祭,其祭品除羊外,还有枭、破镜。枭为恶鸟,传说专食良禽;破镜为恶兽名,传说食其父母。这两恶都是黄帝所厌恶的,今以其为祭品,其意为黄帝绝其类。汉武帝还于元封元年(前110年)冬,去朔方还时,到桥山祭黄帝。其后,汉帝王承前制,祭黄帝为首的五帝不绝。
东汉时,刘秀建都洛阳,其祭祀仍承周代礼制,于都城南郊设圆坛祭天。“其外坛上为五帝位,青帝位在甲寅之地,赤帝位在丙巳之地,黄帝位在丁未之地,白帝位在庚申之地,黑帝位在壬亥之地。”并建明堂,下祀五帝于明堂。当时京都洛阳郊祀黄帝香火之盛,规模之大,是前所未有的。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祭祀
《晋书·礼志》《宋书·礼志》《南齐书·礼志》《魏书·礼志》等载,此时各国在其国都均设祠坛郊祭黄帝。《晋书·礼志》说:“昔在上古,生为明王,设则配五行,故太昊配木,神农配火,少昊配金,颛顼配水,黄帝配土。此五帝者,配天之神,同兆之于四郊,报之以明堂。”记述了当时将天帝与五帝同祭,不仅进行郊祭,还在明堂祭祀。
四、隋唐时期的祭祀
隋唐时仍袭旧制,在都城南郊行祭天地和祭五帝之礼。隋大业七年(611年)于秃黎山为坛,祀黄帝,行杩祭,“以熊席设帝轩辕神坐于殿内,置甲胄弓矢于坐侧,建槊于坐后。皇帝出次入门,群臣定位,皆再拜奠。”唐天宝六载(747年)唐玄宗敕示:“三皇五帝,创物垂范,永言龟镜,宜有钦崇。三皇:伏羲,以勾芒配;神农,以祝融配;轩辕(黄帝),以风后、力牧配。五帝:少昊,以蓐收配;颛顼,以元冥配;高辛,以稷、契配;唐尧,以羲仲、和叔配;虞尧,以夔、龙配。其择日及置庙地,量事营立。其乐器请用宫悬,祭请用少牢,仍以春秋二时致享。共置令、丞,令太常寺检校。”玄宗前,祭祀三皇五帝皆在京都南部,而至玄宗,于京城内置三皇、五帝庙,开启于京城建庙祀黄帝等之先河。《旧唐书·本纪·玄宗》说:“天宝六载正月,于京城置三皇五帝庙,以时享祭。”引《唐书·志·礼仪四》说:“天宝十载四月二十九日,移黄帝坛于子城内坤地,将亲祠祭,坛咸而止。”唐玄宗除置三皇、五帝庙外,还在城内修建了黄帝坛。《旧唐书·列传·裴潾》还记载唐宪宗时,大臣裴潾的上疏谏,“臣闻除天下之害者,受天下之利:共天下之乐者,飨天下之福。故上自黄帝、颛顼、尧、舜、禹、汤,下及周文王、武王,咸以功济生灵,德配天地,故天皆报之以上寿,垂祚于无疆。”唐贞元十七年(801年),虢州刺史泰原王王颜在河南灵宝黄帝陵撰碑文并陵祭黄帝。
五、宋金元时期的祭祀
宋代皇帝崇尚道教,改唐朝祭法,不在京城设置三皇五帝祠,仍于京城郊外祭五帝,并派官员去桥山祭祀黄帝,到黄帝故里拜黄帝。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宋真宗梦见黄帝,说黄帝是“赵之始祖”,随尊黄帝为圣祖,在京都开封城内兴建景灵宫奉祀黄帝。北宋崇宁三年(1104年),宋派官员在今始祖山(具茨山)北修建“修德观”,纪念黄帝师广成子在此崆峒山传道。南宋时,京城临安(今杭州)仿北宋都城开封复建景灵宫,“初筑三殿,圣祖居前,宣祖至祖宗诸帝居中殿,元天大圣后与祖宗诸后居后。”其圣祖即轩辕黄帝。
金代祭祀黄帝也很隆重,《金史·礼志》载:“于仲春之月祭伏羲于陈州,神农于亳州,轩辕于坊州。”
元代祭三皇有过于金代,《元典章》规定:伏羲、神农、黄帝仍由国家祭祀,祭祀不再由皇帝亲祭,改由太医主祭,认为黄帝是医家的祖师,下令各地设三皇庙,于是元代全国各地建三皇庙盛起。还在大都(今北京)城内明照坊建三皇庙,供奉伏羲、神农、黄帝及历代名医像,由医官主祀,至武宗至大二年(1309年),皇帝又以“三皇开天立极,泽流万世”为由,谕示三皇配位依文庙从祀礼,三皇神位居中朝南,勾芒、祝融神居左朝西,风后、力牧神位居右朝东,黄帝臣俞跗等十大名医从祀两庑”。《元史·地理志》记载,元代全国立中书省1、行中书省11、路185、府33、州359、县1127,各级所置三皇庙约1700多座。在元代祭祀三皇,尤其是祭祀黄帝,在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达到高峰。元代王朝为蒙古族,大行祭祀三皇,是把三皇当做本民族的祖先,同时也是统治汉民族的需要。
六、明代的祭祀
明代祭拜有较大变化,洪武四年(1371年),“礼部定议,合祀帝王三十五。……在陕西者十五:中部祀黄帝……”。据《明会典》载,洪武六年(1373年),“帝以五帝、三王及汉、唐、宋创业之君,俱宜于京师立庙致祭,遂建历代帝王庙于钦天山之阳。仿太庙同堂异室之制,为正殿五室:中一室三皇,东一室五帝,西一室夏禹、商汤、周文王,又东一室周武王、汉光武、唐太宗,又西一室汉高祖、唐高祖、宋太祖、元世祖。每岁春秋仲月上旬甲日致祭。”朱元璋不仅通祀三皇五帝,而且连历代帝王都在祭祀之列,在祭祀范围上比元代更大。规定祭祀黄帝三年一大祭,由皇帝或派遣大臣祭祀。至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朱元璋诏“令每岁郊祀附祭历代帝王于大祀殿”。至明成祖,明将国都由南京迁往北京,在北京尚未建成历代帝王庙之前,遣南京太常等在南京帝王庙代为祭祀。明嘉靖五年(1526年)于新郑具茨山风后顶南修建“南崖轩辕宫三皇殿”,祀伏羲、神农、黄帝。明隆庆四年(1570年),明皇帝让宰相高拱修葺黄帝故里轩辕桥,以供祭祀方便。崇祯三年,黄帝重要活动地具茨山“轩辕宫三皇殿”由邑人庠生郭焕燃等捐资修道,有碑刻《重修轩辕宫三皇殿记》。该殿“塑正神三:伏羲、神农、黄帝及配六神,风后、力牧、岐伯、雷公、大隗、大鸿。金妆彩画,焕然一新”。元代将三皇、五帝,尤其是黄帝作为圣师看待。由此可知,中原各地所谓祖师庙,即黄帝庙,开启于元、明,流行于清代与民国年间。
七、清代的祭祀
清人入关后,全盘接受汉文化,在京都西阜成门内建景德殿、崇圣殿,祭祀历代帝王。康熙年间,在文华殿东规建传心殿,奉祀伏羲、神农、黄帝。清代在陕西中部县,共祭祀黄帝30次:顺治年间1次、康熙年间9次、雍正年间3次、乾隆年间10次、嘉庆年间3次、道光年间4次。据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记述:清代,民间祭祀三皇或黄帝极盛,在河南新郑,“轩辕故里”被历代县令所器重。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新郑县令许朝柱为轩辕故里亲撰“轩辕故里”碑。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新郑县志》记载:具茨山上轩辕庙,南崖轩辕宫,祀黄帝、风后、岐伯、雷公香火不断。道光十七年(1837年),林则徐擢升湖广总督赴任途经新郑,特去轩辕故里拜谒黄帝。
八、民国时期的祭祀
民国期间,全国各地祭拜黄帝习俗依旧很盛。民国26年(1937年),国民党、共产党为号召民众共同抗闩,于是年4月5日清明节,各派特使赴陕西黄帝陵祭祀黄帝,苏维埃政府主席毛泽东、人民抗日红军总司令朱德亲撰祭文。次年清明节,国、共两党又派特使赴黄帝陵祭祀黄帝。自民国24年至31年,国民政府及陕西省政府先后15次派特使赴黄帝陵致祭。
九、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祭祀
1955年后,陕西省各界人士先后数十次赴陕西黄帝陵致祭。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河南省新郑黄帝故里、陕西省黄帝陵每年举办炎黄文化节,举行拜祭黄帝大典;其他地方,如河北省涿鹿举办三祖(黄帝、炎帝、蚩尤)文化节,浙江省缙云县举办“黄帝乘龙文化节”等祭拜人文始祖轩辕黄帝。2011年起,甘肃省正宁县在位于其境内的“黄帝冢”举行祭祀黄帝活动。
典籍、地方志记载中的黄帝、黄帝陵
(西汉)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第一》曰:“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
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
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
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尝宁居。
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官名皆以云命,为云师。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万国和,而鬼神山川封禅与为多焉。获宝鼎,迎日推策。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顺天地之纪,幽明之占,死生之说,存亡之难。时播百谷草木,淳化鸟兽虫蛾,旁罗日月星辰水波土石金玉,劳勤心力耳目,节用水火材物。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
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
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生高阳。高阳有圣德焉。黄帝崩,葬桥山。”
《史记·孝武帝本纪第十二》曰:“其来年冬,上议曰:古者先振泽旅,然后封禅,乃遂北巡朔方,勒兵十余万。还祭黄帝冢桥山,泽兵须如。上曰:吾闻黄帝不死,今有冢,何也?或对曰:黄帝已仙上天,群臣葬其衣冠。”
《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龙乃上去。”“黄帝作宝鼎三,象天地人。”
(东汉)班固所纂《汉书·王莽传》曰:王莽“遣骑都尉嚣等,分治黄帝园,位于上陵桥畤(颜师古曰:桥山之上故曰桥畤)”。
颜师古注《汉书·郊祀志第五》曰:“畤,名其祭处曰畤也。”《汉书·郊祀志第五》曰:“青帝位寅,赤帝位巳,黄帝位未,白帝位申,黑帝位亥。”
《汉书·地理志》载:“上郡,秦置。县二十三:……阳周:桥山在南,有黄帝冢。莽曰上陵畤。……
(东汉)学者应邵在《汉书·武帝纪》祠黄帝于桥山句下注:“在上郡阳周县有黄帝冢。”
《后汉书·志第七·祭祀》:“古不墓祭,汉诸陵皆有园寝,承秦所为也。说者以为古宗庙前制庙,后制寝,以象人之居前有朝,后有寝也。月令有‘先荐寝庙’,《诗》称‘寝庙弈弈’,言相通也。庙以藏主,以四时祭。寝有衣冠、几杖,象生之具,以荐新物。秦始出寝,起于墓侧,汉因而弗改,故陵上称寝殿,起居衣服象生人之具,古寝之意也。”
(曹魏)王象、缪袭《皇览》:“黄帝冢在上郡桥山。(《史记集解》引)”
(晋)皇甫谧《帝王世纪》:“(黄帝)葬于上郡之桥山。(《太平御览》卷79皇王部四引)”
(南北朝宋代)裴骃《史记集解》注云:《皇览》曰“黄帝冢在上郡桥山”。
(北齐)魏收《魏书·地形志二下第七》在“赵兴郡”条目下载:“领县五:阳周:前汉属上郡,后汉、晋罢,后复属;有桥山、黄帝冢、泥阳城、高平城、秋水。独乐,前汉属上郡,后汉、晋罢,后复属。定安,真君二年置。赵安,真君二年置。高望,真君二年置。有高望山。”
(唐)李泰《括地志》(唐贞观十六年即642年成书)卷一载:“宁州罗川县在州东南七十里,汉阳周县(《史记·项羽本纪》‘竟斩阳周’,《史记正义》引)。黄帝陵在宁州罗川县东八十里子午山。《地理志》云:‘上郡阳周县桥山南有黄帝冢(《史记·五帝本纪》‘葬桥山’,《史记正义》引)。’”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关内道三》(唐宪宗元和八年即813年成书)载:“宁州,彭原。望。开元户三万二百二十六。乡七十二。元和户一千一百七。贡、赋:开元贡:龙须席。赋:麻、布。……管县六:定安、真宁、襄乐、彭原、定平、丰义。
真宁县,紧。西北至州七十里。本汉阳周县,地属上郡。《汉书》陈余与章邯书曰:‘蒙恬为秦将,北逐戎人,开榆中地数千里,竟斩阳周。’谓此县也。后魏置泥阳、惠涉二护军,孝文帝太和十一年复置阳周县。隋开皇十八年改为罗川,因县南罗水为名,属宁州。皇朝因之,天宝元年改为真宁县。子午山,亦曰桥山,在县东八十里,黄帝陵在山上,即群臣葬衣冠之处。《史记》曰汉武帝北巡朔方,还祭黄帝冢于桥山,曰:‘吾闻黄帝不死,今有冢,何也?’或对曰:‘黄帝已上仙,群臣葬其衣冠,故有冢。’”
(唐)司马贞《史记索隐》云:《地理志》云:“桥山在上郡阳周县,山有黄帝冢也。”
(唐)张守节《史记正义》云:《括地志》云,黄帝陵在“宁州罗川县东八十里子午山”。
(南宋)罗泌《路史》对黄帝升仙之说提出不同意见,认为这是秦汉时期方士之言,不足为训。
《剑经》上说的则是黄帝铸鼎以疾崩葬桥山,意即为铸鼎时生病而死。但后面又说,500年以后,山崩,墓内空室无尸,只存有黄帝的宝剑和赤靴。
(以上2条摘自岳南、杨仕著《风雪定陵》一书第141页)
明《嘉靖陕西通志》(嘉靖二十一年即1542年成书)在卷十一“圣神帝王遗迹”条下载:“黄帝庙有三:一在中部县东三里,旧在桥陵旁,宋开宝中移建于此。有刺史李恕记。一在真宁县城东。《方舆胜览》云:‘真宁在阳周之地接壤,故有庙。’一在城固县西南二十里。”
明嘉靖《庆阳府志》(甘肃人民出版社 170页)在卷九“祀典·真宁县”条下载:“轩辕庙,在县(真宁县)治东。《方舆胜览》云,阳周之桥山,有黄帝冢,与真宁接壤,故立庙。”在卷十七“古迹·真宁县”条下载:“桥山陵寝,在(真宁)县东子午山傍,黄帝葬衣冠于此。”
《民国甘肃通志稿》(张维纂,1936年成书)在“庙宇·正宁”条下载:“黄帝庙,在县东。”在“古迹·正宁”条下载:“黄帝陵,在县东。”但后一条明显的是,先列为内容,后又划圈拉去。
(编辑:罗志立 张肖)